“百年偕好合(莲子红豆沙)、良辰添美景(季节鲜水果)”,相信你看过这类似的菜谱,厨师能力的强弱,通过菜谱可见一斑。其实菜名背后是不同的原料,不同的调料,不同的烹饪方法,你对美食菜谱感兴趣吗?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《梅酒紫苏辣味鸭》,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。
食材明细:
草鸭一只,淘米水适量,梅子酒适量,酒梅6-10颗,姜片适量,蒜瓣适量,干紫苏适量,盐少许,干辣椒适量,酱油适量
梅酒紫苏辣味鸭的做法步骤:
第1步草鸭放入淘米水中浸泡半小时,去除腥味;梅子酱制作:取七八颗酒梅,泡了一年的梅子质地比较软,直接用手剥去核,梅子肉撕碎;
第2步冷锅下油,下姜片、蒜瓣、干辣椒、新鲜朝天椒小火煸香,再放入梅子碎翻炒出味,盛出;泡好了的草鸭,斩成中等大小的块状,冷水入锅,加几片生姜,焯水;
第3步焯好水的鸭子移入砂锅,加上紫苏、梅子酱、酱油,倒入适量梅子酒和净水,酒、水的比例在1:2,烧沸后转小火,慢炖一个小时,等汤汁收浓即可。
97msw.Com扩展阅读
紫苏梅干贝
食材明细:
大青葱1支,新鲜干贝8个,紫苏梅8颗,水果酒2大匙,盐1小匙
紫苏梅干贝的做法步骤:
(1)将大青葱洗净沥干斜切1公分厚度备用。
(2)将干贝洗净沥干,起油锅,以少许油加热,再放入干贝煎熟两面后,加入1大匙水果酒略煮后,盛起备用。
(3)再用少许油将大青葱片用中火爆香,再放入紫苏梅及干贝和盐、水果酒1大匙炒均匀入味后,即可盛起放入盘中。
紫苏梅肉串
食材明细:
鸡柳3条,梅肉10公克,紫苏叶2片,15%米酒水适量
紫苏梅肉串的做法步骤:
1.用刀将鸡柳肉中的筋剔除,再用15%的米酒水洗净重复此动作至材料用毕备用。
2.取竹签,将作法1的鸡柳条串起备用。
3.热一烤架,放上作法2的鸡柳条串以小火烧烤,翻面后再慢慢转大火烧烤至熟。
4.取一片紫苏叶裹上作法3烤好的鸡柳肉上摆盘,再挤上适量梅肉泥即可。
紫苏梅鸡(2)
食材明细:
鸡腿肉1只,紫苏茶梅10颗,棕绳1条,酱汁:1大匙,紫苏茶梅汁1/4杯,水1/2杯,细砂糖10公克
紫苏梅鸡的做法步骤:
1.紫苏茶梅去核后,将梅肉切碎,再加入梅汁一起混合搅拌后备用。
2.将全部的酱汁材料混合搅拌,以小火煮至浓稠备用。
3.将鸡腿肉前的三角带弯折处,以剪刀剪开,方便放去血水。
4.将作法2的鸡腿肉放入水中汆烫约10秒后,再以清水沖洗干净后,卸去鸡腿肉的骨头后备用。
5.将作法3中的鸡腿肉摊平,放上作法1的梅肉,再像寿司作法一样捲好,并以棕绳綑绑缠紧后备用,再放入锅内蒸10分钟。
6.将作法4中蒸好的鸡腿肉取出,放凉后,解开棕绳切成片状装盘后,再淋上作法2的酱汁即可。
紫苏梅细卷
食材明细:
腌渍梅3颗,山药1支,紫苏叶3片,海苔片1/2片,寿司饭适量
紫苏梅细卷的做法步骤:
1.将腌渍梅肉取下备用。
2.山药洗净后去皮,切成宽1公分、长12公分的长条状备用。
3.于海苔片上舖上寿司饭(海苔片前端预留1公分),依序放入紫苏叶、山药和梅肉捲起即可。
紫苏焖鸭
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。农历五月初一称端一,今天五月初二是端二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,因此端五就是初五。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,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。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:初五为五月单五,盖端字之转音也。五月对应《周易》中的鼎卦,鼎立就为端正。鼎是烹饪之器,也是祭祀的礼器,它以木燃火,烹饪物是为祭祀与示正。端午节食粽作为全国风俗,最早见于西晋处撰的《风土记》:仲夏端午,烹鹜角忝。鹜是鸭,角是牛角,黍是黄米。角是端正的象征,黍以角形,就成了棕子。至唐宋,粽子已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。九子粽源产于盛唐,清代诗人吴曼云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:裹就连筒米宿春,九子彩缕扎重重。青菰褪尽云肤白,笑说厨娘藕复松。
关于五月端午节,还有其它一些风俗。明沈榜《宛署杂记》:五月女儿节,系端午索,戴艾叶,五毒灵符。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,饰小闺女,尽态极研。出嫁女亦各归宁。因呼为女儿节。又,《荆楚岁时记》载,因仲夏登高,顺阳在上,五月正是仲夏,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,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。端午时值仲夏,是皮肤病多发季节,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,汉代《大戴礼》云:午日以兰汤沐浴。在我们湘南地区沿古俗,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,在门上挂艾叶,用艾叶洗澡驱蚊,经过艾叶水洗礼,可以驱走疟疾,安全渡过夏日多蚊的季节。
五月五,是端午。门插艾,香满堂。吃粽子,撒白糖。龙船下水喜洋洋。到了端午节,我们这的餐桌上除了咸鸭蛋,还要有鸭肉,今天就上一盘紫苏焖鸭吧。
紫苏焖鸭
食材:鸭腿、紫苏、老姜、大蒜、红椒;
紫苏焖鸭的做法
1、鸭腿洗净斩块,沥干水份,用盐、生抽提前腌制入味;
2、紫苏择叶洗净,切细条;
3、老姜、大蒜切末,红椒切细丁(配色用,无辣味);
4、坐锅热油,爆香蒜末、姜末,入鸭块,煸出油脂;
5、加适量温水,没过鸭块,放入紫苏,加少量盐,中小火焖至汤汁基本收干;
6、最后放入红椒粒,略翻炒,即可起锅装盘;
7、(紫苏的特殊香味可以去除鸭肉的腥味,大红椒无辣味,不会掩盖紫苏的香味)。
紫苏与肉同煮去腥增鲜提味,在古代早有运用。
李时珍说:紫苏嫩时有叶,和蔬茹之,
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,夏日做熟汤饮之。
俗话说,鸭香醒脾,苦夏不苦,
鸭肉性寒、味甘、咸,归脾、胃、肺、肾经;
可大补虚劳、滋五脏之阴、清虚劳之热、补血行水、养胃生津、清热健脾。
相信《梅酒紫苏辣味鸭》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!“97美食网”是您了解健康食疗的知识,各类美食的必备网站,请您收藏97msw.com。同时,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鸭菜谱专题,希望您能喜欢!